为回营训练跋涉15,000 公里

28feb23_news1_photo1_d https://www.defencepioneer.sg/images/default-source/_migrated_cn/28feb23_news1_photo1_d.jpg?sfvrsn=600e9ce9_2 https://www.defencepioneer.sg/pioneer-articles/为回营训练跋涉15-000-公里
https://www.defencepioneer.sg/pioneer-articles/为回营训练跋涉15-000-公里
为回营训练跋涉15,000 公里
28 Feb 2023 | PEOPLE

为回营训练跋涉15,000 公里

编辑:张景婷 // 摄影:肯尼斯.林及受访者友情提供

国民服役多年的战友马格努斯.冯上尉( CPT (NS) Magnus Pang )和克里斯托弗.关上尉(CPT (NS) Christopher Kwan )千里迢迢从美国回来参加他们的第八次回营训练( ICT)。

冯上尉(左)和关上尉从美国飞回参加他们的第八次回营训练。有趣的是他们到达新加坡的时间竟然只相隔几分钟!

去年去美国求职时,克里斯托弗.关上尉告诉他的上司,他想每年都回新加坡参加回营训练。

"每个人都为回营训练做出牺牲,我也理应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我就与公司做出安排,让他们知道我将要做的事,"关上尉说。他最近一次回营训练为期两周,从 2 月 6 日到 17 日,为此他特地于 2 月 5 飞回新加坡。

关上尉于去年 7 月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初创公司 Applied Intuition,担任软件工程师。

在过去八年的回营训练中,他担任新加坡战斗工兵第 328 营 Bravo连的指挥官(OC)。 2 月 16 日,这位 32 岁的老将在指挥变更 (COC) 典礼后接受了部队的新S3任命。

关上尉国民服役的战友、指挥官马格努斯.冯上尉也于 2 月 5 日从纽约飞回新加坡。

33岁的关上尉是新加坡战斗工兵第 328 营 阿尔连的指挥官。去年8月,他被派往美国辛辛那提工作,目前是宝洁公司的高级分析和洞察经理。

从全职国民服役(NS)期间的见习军官,到成为同营的指挥官,冯上尉和关上尉相识已超过 10 年。来看看他们为何如此坚持,年复一年响应使命的召唤!

冯上尉(最后一排,最右边)和关上尉(最后一排,右二)早在见习军官时期就已相识。 [受访者提供]

你们认识多久了?

关上尉:2010 年,我们参加了同一个见习军官课程,毕业后被派往新加坡战斗工兵第 30 营(30 SCE)。国民服役结束后我前往美国读书,在那之后的很多聚会我都没有参加。

但当我们回来参加回营训练,再次见到每个人时,我非常惊喜。即使我们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说过话,但彼此间的情谊和默契不变。互相开开玩笑,寒暄交流近况,相处非常轻松,对此我心怀感激。

在新加坡时,两人经常在周末与战友一起跑步,其中包括他们的指挥官戴斯蒙德.傅中校(Commanding Officer Lieutenant Colonel Desmond Fu)(右)。 [受访者提供]

那么,你们已经都在美国了,是什么促使您回来参加回营训练?

冯上尉:今年我们连将要进行评估,我想和战友们为此并肩战斗。我不希望连内出现领导层真空。

这儿还有我的战友和兄弟。我们陪伴彼此,共同渡过国民服役的关键阶段——从学员到部队,再到现在一起回营训练。我非常期待每年都回来和大家一起体验这一切。

关上尉:我也一样——我只想确保我的连队顺利完成评估。国民服役期间灌输给我的责任感也是原因之一——这是每个男性公民都必须坚持和承诺的。

因此,完成学业从美国回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如何重回国民服役队伍中,我持出国准证在外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在出发进行第八次回营训练全员演习之前,冯上尉(最左)给士兵们做简报。 [受访者提供]

这是您第八次回营训练。这些年来,您在回营训练期间最为艰难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冯上尉: 在2017年第一次的长周期训练,我们负重近30公斤,走10公里。士兵们士气低沉,尽管他们个个很健壮,但还是累得够呛。我鼓励他们,给他们期望,让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那次回营训练的野外训练即将结束时,他们都筋疲力尽,但他们士气高昂,因为他们都知道就快要结束了。

关上尉:是的,他的士兵真的个个都很壮!他们的二头肌年年在长大;我的士兵二头肌每年都在横向增长! (笑)

对我来说,最难过的应该是四年前我们准备评估的时候。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但就在我们即将开始行动时,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且是1类大雨(SAF 术语,指倾盆大雨加雷电)。等行动许可我们就等了六个小时,结果最后还是取消了。

每个人情绪都非常低落,所有工作都已完成,我们甚至还在彼此鼓励一定要做好。我真的为他们感到难过。

今年回营训练开始前,关上尉(坐着,最右边)与他的士兵讨论作战计划。 [受访者提供]

您的回营训练有哪些亮点?

关上尉:必须是今年!距离我连野外训练已经四年了,当时尽管训练很累,但他们士气高昂。大家累了就互相扶持,互相帮忙背重物。看到之后我觉得很好、很暖心。

冯上尉:对我来说,就是我的士兵开始把我视为朋友的时候,我们在 30 SCE 时,我的士兵来自另一个排。所以一开始他们和我之间是有距离的。

但经过这么多年,看到他们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我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接受我作为他们的指挥官,将我视为他们可以靠近的朋友。

在去年关上尉(左四)的告别宴上,冯上尉(右四)与他们的战友一起在他前往美国之前为他践行。 [受访者提供]

关上尉,我听说你们在以前的回营训练里为你们的士兵开设了特别的"强化"课程?

关上尉:在我们不得不待在家里的那些夜晚,一些指挥官为士兵们安排了育儿课程、职业课程甚至健身课程。随后,几位爸爸和准爸爸还开起了群聊,分享育儿知识。看到整个营的团队意识,我很欣慰。

关上尉(前排)正在为 2 月 16 日的指挥变更典礼彩排,典礼上他接受了S3新任命

哇,听起来很有趣!您从回营训练中学到了什么?

关上尉:我经常从我的士兵那里得到的反馈是他们非常喜欢回营训练,让他们有机会与朋友交谈和闲逛。这也会让我脸上露出笑容!

冯上尉:如果你们的士兵能够聚在一起并享受彼此的陪伴,而这不仅仅是任务使然,而且是因为他们内心真想这样做,作为他们连的指挥官会很满意。

我也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更能和别人感同身受。有时他们自己处理个人问题时不会告诉我。但当他们确实与我倾吐他们的难处时,我会认真倾听,让他们知道我一直在他们身边,他们可以向我求助。

回营训练量很大,但看到士兵之间的友情和兄弟情谊,关上尉(左)和冯上尉都很开心。

最后,回营训练可以让你们好好休息吗?

关上尉: (笑)一点也不!前几天,我的美国同事还问我最近怎么样,我告诉他在这里的工作量比我在那边的要多得多。

作为指挥官,我们要统筹全局,如果我们没有安排好,士兵可能会到处跑,浪费很多时间。

冯上尉:即使在美国,我们也必须做很多回营训练前的规划。由于时差,我们错过了很多消息,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连上士长(CSM)代我回复消息。我醒来时,会发现所有的消息都已经回复了! (笑)

关上尉: 因此,如果我的士兵们觉得回营训练有点像"假期",这意味着我的工作完成得很好!

 

Suggested Reading
逐渐变强,以军官身份毕业
PEOPLE
28 Feb 2023

乍看之下,Khaireen Bin Misrawi少尉与其他正在参加国民服役的新加坡男孩并无二致。

Cover story
军中姐妹花
PEOPLE
28 Feb 2023

一位脚踏实地,另一位渴望冒险 – Rebekah Abbott上尉和Hannah Abbott上尉(医生)分享军旅成长与签约军队的喜悦。

Cover story
四位女性,四个军种,19载的姐妹情谊
PEOPLE
28 Feb 2023

认识一下Toh Bao-En六级军事专才、Nah Jinping中校、Tong Wei Lynn中校和Tung Wanling高级中校。

Feature
自2025年7月1日起上调国民服役津贴
PEOPLE
28 Feb 2023

此次津贴上调是加强国民服役经验和表彰服役人员贡献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Feature
新加坡武装部队将扩建德光岛训练区域;新加坡武装部队军训城已开放用于训练
PEOPLE
28 Feb 2023

德光岛将进行扩建,使其范围扩大至10公里,这是新加坡武装部队为打造更高效、更真实训练的基础设施而进行的投资举措之一。

在新加坡武装部队与新加坡民防部队联合调派中,战斗医务兵学习拯救生命
PEOPLE
28 Feb 2023

Chen Anhong下士在与新加坡民防部队调派的六个月时间里,积极治疗患者并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Cover story
新加坡武装部队将采购新型步兵战车、多两艘潜水艇;并提升无人作战能力
PEOPLE
28 Feb 2023

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防部开支预算时,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强调了新加坡武装部队打造下一代作战部队的长期规划。

模拟停电、网络钓鱼攻击将作为全面防卫演习的一部分进行
PEOPLE
28 Feb 2023

在今年的“新加坡准备就绪演习”中,重点关注网络威胁造成的电力中断,挑战新加坡人在日益数码化的世界中保持韧性和做好准备。

为更伟大的目标服役
PEOPLE
28 Feb 2023

四级军事专才 Fion Lim Jia Hui 和四级军事专才 Yee Jia Jun 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响应号召,将他们的技术知识投入到新加坡的防御中。

Feature
新加坡武装部队中的缘分
PEOPLE
28 Feb 2023

Jayaram Venugobalan Naidu少校和Kasturibai Athmaram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派驻到同一单位后重新建立联系,从同学变成知己。